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建築學概論》(건축학개론)二刷觀影心得(有雷)


因為最近看了《模範計程車》跟《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的關係,對韓國演員李帝勳開始感興趣,慢慢的把之前演過的都找來看,包括以前因為曹演員的關係而看的《建築學概論》(건축학개론)。

普通自己對明顯有愛情元素的電影或電視劇並不感興趣,且很多時候其實根本看不懂劇情發展。雖然平時是很情緒化的人,但是對此類劇情異常理性以致於覺得無聊。不過我還是重看了《建築學概論》,因為李帝勳(再次強調)。

可能是焦點不同,從曹政奭換到李帝勳,觀影時情感帶入轉換。原本印象只是愛情喜劇片,一下子變成純愛寫實(?)片。內容大概就是在講在「建築學概論」這門課上相遇的男女主角,從一開始的友情發酵,到對彼此在乎,但錯過彼此。出社會後女主為了整修濟州島的老家,找上已成為建築師的男主中間發生的故事。電影採交叉敘事,從現在的男女主發展,藉由回憶,穿插以前的故事,大部分是以男主的角度。

大概是因為第一次看的時候才二十出頭,對愛情還很懵懂(現在也不懂),所以覺得電影一點也不好看,當時的我根本提不起勁寫心得。或許當時的我覺得,這樣的愛情片一定要是快樂結局才是好看的,電影最後讓人留下遺憾心裡很憋,而且也不想認同。

我以為我是安西教練,從不下場打球。
殊不知我是櫻木花道(前期),總是用著熱情下場硬幹。

現在已經奔三的我,再次從年經男主的角度看,男主為了展現自己,老是穿自己不知道盜版的名牌T恤。為了能夠跟女主有更多相處時間,總是當女主的工具人。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在猜測對方是不是也喜歡自己。把女主的夢想當成自己的夢想,一頭熱的發想。總是想在喜歡的人面前展現帥氣的一面,卻老是帥氣不起來。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自己,似乎也有這樣過。不過看著電影裡的李帝勳很可愛,想到自己的拙劣,我竟然哭了,看《遺物整理師》都沒哭的我,在一個不是很有起伏的環節哭了。

果然變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會讓人一不小心就掉進從前。

看似灑脫的女主不解年輕男主誤會,在年輕男主的不告而別後放不下。而看似難忘的男主已經用了足夠的時間瀟灑道別。以前的我覺得電影裡重逢後的男女主互相表明心意,不是就應該要在一起!!!那個男的還跟有錢千金結婚,真夠渣的。可是現在重看一遍後,突然懂了。雖然他們以前沒有在一起,現在也沒辦法在一起。但那不是遺憾,因為已經互相表明心意了。未來沒有對方沒關係,因為曾經有過彼此。現在只需要向前看,靠著自己繼續開拓人生,一步一步向未來邁進,然後我就這樣被療癒(?)了,好像可以知道那些被感動的人的感受了。

到底是自己反應慢,還是長大了?

和現在比起來有些許青澀的李帝勳也演得很棒,把情竇初開的純真可愛都演得到位。以前和朋友談論未來的時候,總說希望以後的自己能有個清粥小菜般的愛情,暖胃又不失滋味。現在想想,現實的骨感果然不如理想的豐滿。我還是和我的貓一起,想辦法不會餓死最重要。

突然有股衝動很想條列以前沒想過想再看的電影,拿出來再次感受看看是否有不同的感受。
青春都給了電影,現在好像也只能繼續了。(結果到現在也只交了四篇)

覺得好像可以搭配[我們沒有在一起]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YG8Q3ZpMA
敬年輕的李勝民跟楊瑞英。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再見瓦城》微腦粉觀影心得(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安靜不要影響到鄰座的觀眾!!!)


        繼《冰毒》後兩年,趙德胤導演推出了新的一部長篇電影《再見瓦城》。除了明顯可以感覺到設備升級外,整體依舊很趙導。

        電影講述的是兩個各自擁有夢想的男女的愛情故事,卻也不是一部愛情故事。如同文案說的,一心為了家計、為了發展的女主角想擁有世界,而男主角的眼裡只有女主角,總是在女主角身邊打轉著,男主角的夢想就是女主角,女主角就是男主角的全世界。

        兩人的價值觀念不同,現實就成為他們的阻礙。

“ 我知道這樣不好 也知道你的愛只能那麼少 
   我只有不停的要 要到你想逃 ”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男主角工具人式的付出,換來的卻是女主角繼續堅持的夢想。但道義上必須感動女主角,又太強忍所難。整部電影撇除環境上的困難,覺得這歌詞挺適合替男女主角做個註腳。

        可惜的是,在政治社會問題之下,戀人成為了犧牲品。

        不可置否,這是部愛情電影,脫去愛情的包裝,它更多想說的或許是被迫面對現實的困境,無論是現在以後,移工們面臨的問題,從最基本的身份證明,到待遇、語言、工作環境......。商人們鑽法律漏洞,榨取勞工,身份問題讓移工們沒有保障。第三人稱的鏡頭下,可以清楚地看出,需求和供給的嘴角弧線。在這裡,夢想並不是有心,人人都可以成功的。

        因為距離《冰毒》實在太久了,實在是想不起來劇情內容,還有同場加映的《海上皇宮》。不過,《再見瓦城》讓我記起了當時映後座談討論過的長鏡頭。我很喜歡電影開頭時離開緬甸的女主角,搭著簡陋的「橡皮筏」緩緩地離開了家鄉,背景只有大自然的蟲鳴鳥叫及撥動河水的聲音,好似向觀眾們娓娓道來一個故事的開頭。

        不只是男女主角自然的演技、導演說故事的方式,林強的配樂在劇中也充分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沈靜有力的配樂,烘托出時代下的無奈。


        最後,好喜歡為電影犧牲那麼多的吳可熙,精彩的呈現了女人的堅毅刻苦。雖然柯震東的犧牲,也換來了很棒的表演,但我喜歡吳可熙多一點點(羞)。

        是說在觀影時,隔壁的人實在吵到不行,頻頻無法入戲,能擠出的文字就這麼多(絕對沒有牽拖貌),希望大家都有良好的觀影習慣,不要影響到鄰座跟你同樣有付電影票錢的觀眾喔!




《樂來樂愛你》(La La Land)女主角腦粉很多雷觀影心得❤️

        
        印象最深刻第一部看的艾瑪史東(Emma Stone)的電影是《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那時候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到了《鳥人》(Birdman),看到艾瑪的表現,整個為之驚艷,導演在實驗性的拍攝安排下,艾瑪的好演技展露無遺(以下萬字花癡文省略),在這時才真正注意到艾瑪史東。之後還有伍迪艾倫導的和柯林佛斯合演的《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也是伍迪艾倫導的《愛情失控點》(Irrational man),在這期間也補看了早期演的《破處女王》(Easy A),除了那雙迷人有個性的大眼,艾瑪史東充滿戲劇張力卻自然的演技,總讓我為之著迷著。         

         因此,想為這部電影寫些心得。

         不過也不全然是女主角的關係,整部電影是很棒的!

       《樂》的導演的是台灣時間和《鳥人》相近時間上映《進擊的鼓手》(Whiplash)的導演,不過我沒有看《進》,看完《樂》後,會想補看《進擊的鼓手》(Whiplash)和《柯洛佛十號地窖》(10 Cloverfield Lane)。

        電影開始用一個熱鬧的歌舞畫面,流暢的一鏡到底,在高速公路上精彩的呈現,而男女主角的相遇便在此時,作為故事的起點。然後用四季區分來講述這個愛情故事,從男女主角還未有交集時,導演用雙線敘事來講雙方正式認識前的經過。雖然看過很多的多線敘事,還是很喜歡導演這樣的安排,後來男女主角終於有了交集,兩人也終於在一起了。

        男女主角都是有著夢想,卻也深愛彼此。於我,這部電影便是在講夢想跟愛情之間是否能夠兼得或是夢想跟愛情之間該如何抉擇的一部電影。男主角為了女主角,選擇了有穩定收入的樂團工作,卻因此讓女主角多了不安感。而女主角在戲劇上失利時,自卑讓他感覺到兩人之間的距離,加上女主角之前面試失敗的經驗,讓女主角徹底崩潰。

        當女主角有了新的試鏡機會時,是男主角拉了絕望的女主角一把,真的是標準的讓她去飛!因為後面的女主角的演藝事業開始順利,回應開頭女主角在片場打工的咖啡店,她真的成為那個買咖啡店家會請客、在片場乘坐高球車的高貴女明星,可惜的是身邊的另一半已經不是那個曾經拉他一把深愛她的人。

        最後各種巧合下,女主角走進男主角的夢想(一間男主角自己開的爵士樂店並掛上女主角設計的招牌)。在這裡的安排,因為男女主角分開的關係,又是雙線敘事,男女主角有了各自的生活。而當男主角在店裡的舞台上看到女主角時,男主角再度演奏了當時吸引女主角的那首即興創作,音樂裡,男主角有了各種假設,假如他沒有加入樂團、假如他出席女主角的公演,假如......,畫面以男主角的演奏搭配狀似跑馬燈的方式迅速跑了一遍男主角的遺憾,但是,如果是這樣,結果會不會就真的是幸福的?

        最後男女主角在台上台下相視而笑,讓我想起了《咖啡・愛情》(Café Society),即使是曾經深愛的彼此,在因追逐夢想而分開後,也只能相視而笑。說不難過是騙人的,不過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曾經都擁有過彼此。



        電影裡面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在電影院確認彼此後,一起到天文館讓我想到艾瑪史東也曾經在《魔幻月光》裡和柯林佛斯在天文館確認彼此(還是在躲雨哈哈)。另一個是艾瑪史東在試鏡時唱的《The Fools Who Dream》,在夢想前面,我們都是傻瓜,連愛情都得臣服。單就這個畫面,艾瑪史東演唱的特寫鏡頭就很有故事性,艾瑪史東果然很膩害(腦粉貌)。   

        整部電影從各式使用的物品來看是很現代的,但男主角對爵士的著迷,還有女主角在片場工作的氛圍,跟當時式微的電影院,爵士樂新式的演奏方式,各種衝突之下,可以感覺到時代感,搭配不突兀的歌舞,收藏指數一百分!         

         是說,Ryan Gosling真的跟Ryan Reynolds好像,害我一直以為他們是兄弟,而且一直有種艾瑪史東跟死侍(Deadpool)談戀愛的感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遭毆)。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JUSTE LA FIN DU MONDE)腦粉觀影心得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

       雖然看完當下覺得《親愛媽咪》更勝這部,不過在打這篇的時候感覺,其實多藍把家人之間的緊張感拍得很好,是部有後勁的片。
       正因為是家人,所以不需要浮誇的張力,即便主角是12年後才回到家的家人也一樣,電影裡,人物之間的互動,這是親密的人之間才會有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掙扎,該說、不該說,就因為有那些掙扎,才會出現無關緊要的對話,看似雞同鴨講、可笑。可是這些無關緊要的對話便是襯托出角色們在親情之前的顧慮,如同我感冒時,也常常瞞著家人,何況今天主角是絕症患者。看似急欲表現戲劇張力,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在「演」一個家庭的日常,導演要表現的,只是家人間會有的互動而已。
       主角的猶豫不決,一再拖延著向大家表明自己患病的事實,看似無所謂的外表下正盤旋如何向家人訴說事實。媽媽的愛子心切,準備食物、梳妝打扮,熱情的對話。妹妹時而正常,時而歇斯底里(或許是我也是妹妹,且家兄不常回家,也更能體會這樣的心情)。哥哥總是抱怨,抱怨媽媽、抱怨妹妹、抱怨妻子、抱怨主角,但哥哥是最柔軟的人,尤其是結尾哥哥的呈現。最後是兄嫂,兄嫂最一開始是個讓我覺得莫名其妙的角色,莫名其妙是正常的,嫂子原生家庭本不是屬於這家庭,對於主角,他的位子本來就比較尷尬點。
       所以總結來看,每個人的位子都是清楚的、「和諧的」,每個角色的個性都是鮮明的。沒有說哪裡表現得不好,或許這是某些人不願面對或是從小家庭美滿沒經歷過的現實吧。
       多藍用一貫的人物特寫,第一人稱視角,讓我們瞭解到角色之間互動的心境,除了選角各個帥哥美女,隨時都有在看VOGUE的錯覺外,演員們的眼神也都清楚地呈現出該有的想法。
還有多藍擅長的流行樂,在「藝術類」電影加入適當的流行樂,讓整部電影更加寫實,去除「藝術類」電影有枯燥感的迷思,電影更立體(本來就沒有枯燥感)。從一開始的《Home is where it hurts》帶入,想想回到家裡告訴大家自己生病這個惡耗,是世界末日嗎?或者「不過就是世界末日」?家庭是一生的課題,是去除不了的羈絆。
       其中,我最喜歡主角媽媽在身上噴著試用品香水,問主角味道好不好聞,聖誕節的時候想要當禮物,笑者補了一句「當然,是自己買。」
主角抱緊了母親,深深的聞了一下,看著窗外,若有似無的想要說些什麼,卻又把話咽了回去。


       大家抱怨著媽媽品味很差,用俗氣的大紅口紅、抽著沒品味的香煙。但這個塗著大紅口紅,抽著沒品味的香煙,總是被嫌棄俗氣的人,是拉拔我們長大的母親,大家嫌棄,卻討厭不了。電影是否又回到母親這個課題上了?

最後,我想說:
「吃東西有快速解決的漢堡,也有費時的法國料理。
無論用什麼吃法,好的食物細細咀嚼總會吃出驚喜的味道。」
無論如何,好想給多藍一個深深的擁抱❤️